無框畫
在受邀驗收自己設計的室內裝飾空間時,常常被問選什么裝飾藝術形式,甚至拿出大大小小的 畫框問怎么掛?
特別是年輕設計師和業主對室內的裝飾畫產生一種定向模式思維:油畫、國畫或者照片;居中平衡;宏大鮮艷奪目。
在旅游考察中,我開始留意各類建筑室內中裝飾畫的放置和效用。
1、在南非皇宮酒店東側的大廳中,我注視著豹雕像后的四幅組畫。按照我的思維,似乎應該是掛一幅南非原野的掛毯或壁畫,更能襯托豹的形象。然而皇宮酒店設計師選擇四幅平行漸開的組畫,色調選用淡金色,溫雅平和。我回顧四周,所有飾物融合在完整的環境中,只有豹形曲線與鏡框直線有沖突,讓豹仿佛真的靈動起來
2、在來到開普敦桌山酒店大堂接待區,我的目光一下子被接待臺后面背墻上的一幅油畫所吸引,那幅畫上描繪的是開普敦的象征——桌山與海港。導游告訴說,這幅畫有百年歷史了,是酒店的藏品。
在這新英格蘭風格的酒店里,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仿佛在樸素的墻面開了窗,猶如窗外的風景。
3、這是一家一箱根到味之湖路上的鄉間面館。和式餐廳的一角,半腰柜上擺滿了各種和式工藝品,墻上窗間掛滿了大小不一的畫框,然而一眼望去,卻是日本書法的中國漢字——禪心,邊上是用寫意筆法畫的禪宗和尚。在日本書畫中很常用一個字,如:和、武、忍等,讓觀者玩味書法的結構、用筆、氣韻,讓觀者領悟詞的內含、意境、勵志。在這形形色色的飾品畫框中,這“禪”字把它們串了起來,變成了它們的主題,演繹了一種精神追求。
4、在東京迪斯尼懷舊歐式咖啡館內,陳舊的擺設,昏暗的燈光,土棕色墻面沒有任何形式裝飾,只有茶具和一些用深褐色木框邊的黑白老照片點綴著,大小劃一,漫不經心,坐下喝口茶,環視四周,慢慢的品味室內的設計,看著、看著、特別佩服設計師在布置排列這些單一畫框的別有用意,不管是四聯組,九聯組還是與花飾壁掛、壁燈、茶具掛架組合的二聯組、或是窗間墻的單幅畫,都連在一條看不見的水平線上,均衡,錯落有致,融與墻體,融與裝飾。每一個鏡框的圖片存著一個故事,讓喝茶游覽的人們自己去尋找,去聆聽。
5、在約翰內斯堡的一家時尚化酒店里,我發現了一幅畫與眾不同,不在與它的形式,而在于它的功能。這是一幅配著紅金色花紋邊框的風情油畫,造型平淡,技巧普通,讓人一眼而過,不會留意。我進去環視了室內裝修風格,為艷紅的多彩而驚訝,不經意多看了這幅畫一眼,覺得這幅畫有點怪,懸掛高低位置,不妥切,畫框過厚,走過去仔細看背框厚達 30mm,而一般這樣篇幅的油畫背框與鏡框持平,不會超過10mm,我又看到了金屬鉸鏈條,隨手輕輕一按,不動;靈光一閃,按了一下,畫框彈了開來,原來后面是個保險箱,怪不得掛的這么低,開啟方式采用了家具無拉手的彈性磁門吸。很簡單,也很巧妙。猶如兒時電影中百萬富翁的藏寶方法。
6、這是我設計住宅餐廳多用途酒具柜的一角,我建議放一個同色調,同風格畫框,只放一個——少就是多,讓空間得舒展,讓畫框中的小景令人懷念。
7、在一所兩層別墅中廳,有著透光天棚,一,二層共享空間,然而走廊扶欄卻是一段實墻,這在我們中國的別墅中很少見,別墅主人很有藝術修養,家族歷代收藏藝術品,在環廊欄墻上掛了多幅收藏品油畫,在自然光下油畫色彩自然、生動。走出別墅同行的人都大加贊賞,我卻微微一笑,“其實,號稱藝術收藏家的主人不懂畫”。“為什么”?同行人不解,“油畫能經得起陽光紫外線的照射嗎”?“對啊!會褪色”。不僅僅是油畫,畫框離窗戶遠點。
8、中國式廳堂書畫的懸掛是程式化,一般一看就會,只是現代建筑,現代人無法單純復制,只能簡單移植。 畫框的選擇和擺放,不必太遵循定式,選擇自己的喜愛,憑自己的感覺,隨心所欲。太大的別墅請設計師參謀指導一下,找個喜歡畫家,或者翻出照相冊,把照片PS一下,放大打印,裝框,自己DIY。也有的人,浪跡天涯,將買的畫卷、明信片、地圖裝裱一下。個性,和諧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