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訊(記者梁瑛)何香凝美術館主辦的“新視覺2011:條條框框的生長——第八屆全國美術院校油畫專業應屆畢業生優秀作品展”于2011年9月10日開幕。展覽由鮑棟、謝安宇、房樺共同策劃,從廣州美術學院、湖北美術學院、魯迅美術學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四川美術學院、天津美術學院、西安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9大藝術院校中,挑選出20位年輕藝術家,共展出65件油畫作品。
堅持8年的“新視覺”展持續關注全國各大美院應屆畢業生的油畫創作,已成為何香凝美術館的學術品牌。本次展覽定名為“條條框框”,的確,與前幾屆展覽相比,一進展廳,此次展覽已經給觀眾耳目一新的感覺,而吸引觀眾眼球的,正是畫作不同于以往的“條條框框”。
組畫與系列畫的大量出現,成為這次展覽的重要特征,同時,策展人房樺告訴記者,這也是他們在考察9大美院過程中,發現的創作新趨勢。“在當代藝術展覽模式的影響下,組畫與系列繪畫的方式已經成為學院內常見的創作方式,與原來的主題創作模式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成為值得關注與討論的現象!
與在一張畫上做盡文章的方式不同,組畫與系列畫為繪畫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房樺告訴記者,組畫的創作形式使得布展有了更多可能,藝術家可以根據場館的不同環境,對畫作的陳列方式進行調整,在此次展覽開幕式中,藝術家還在現場進行了即興創作,更為這些畫室里創作出來的作品增加了偶然性。
這種組合、套件的創作方式顯然不是偶然產生的。房樺認為,這表明新興的美術館制度已經成為學院教育的一部分,年輕的藝術家在創作作品的時候,已經開始考慮作品在美術館陳列的視覺效果。尤其是在北方院校,這種新的審美趨勢更加明顯。
馬佳偉的《管窺》是一樓展廳里最引人矚目的作品之一,這組作品由幾個圓形畫作組成,畫框被加入了水泥、砂子等材料,看起來就像一個又一個水泥管道,觀眾好像是從管子里看對面的世界。在這組作品中,畫框這種外在形式成為作品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人問藝術家這種巧妙的形式是怎么想出來的,馬佳偉說:“當這張畫完成的時候,透過這個大圓我發現了一個讓我為之興奮的世界,于是就有了現在這些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