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作品畫框制作
http://m.wchcz.cn
攝影是發現后的感動,感動后的記錄,記錄后的傳播。期待著傳播帶給更多人感動。更期待通過我的發現與感動,通過膠片顯現出的影像,讓更多人了解朗格,了解薩克森!绦⊥
2016年4月24日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薩克森:德國精湛工藝之鄉——逄小威攝影展》 薩克森,昔日的王國,如今的自由州,是德國東部的一塊瑰寶,也是人類歷史的見證之地,天人合一間無處不在的明朗與精簡。不同凡響的精神,呵護豐厚的人文,培育無尚的工藝;既是音樂藝術的天堂,又是精密儀器的故鄉;有人類文明的樂園,更有大自然青睞的土壤;端莊大氣成就人類文明的燦爛;自律嚴謹,更是精益求精的典范。 2015年,攝影師逄小威投入由朗格發起的拍攝項目,這是一次專題的攝影創作,這也是一個通過攝影體現文化主題的展覽。逄小威先生應邀前往德國薩克森州攝影的旅程,是他貼近這塊土地感受薩克森歷史和當代的發現之旅,也是他通過鏡頭捕捉異國文化風采之旅,更是他穿越中德兩國文化邊界的思考和創造之旅。他帶回來的不僅是一幅幅精美的作品,更是一位中國當代攝影家對薩克森的文化體驗。 逄小威先生的攝影作品展開的景象是豐富的,他或舉目眺望,以縱深的視域表現薩克森的田野、山巒、河流與城市,把我們的視線引向天地交匯的遠方,如同置身于遼闊的空間,呼吸到透爽的空氣;他或駐足凝視,將鏡頭近距離聚焦于建筑的軀體、街頭的雕像和生活的人物,如同用鏡頭撫摸薩克森歷史文化的印記與當代的生活秩序,讓人感受到時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永恒;他此行與其他旅行者最為不同的創作是以薩克森悠久的手工藝傳統為課題,拍攝了一批以朗格制表工藝為代表的場景和肖像,讓人從中體會到追求卓越與慎密也體現了德國文化的“工匠精神”。逄小威作品中的視線或遠或近,空間節奏或舒緩或緊湊,充滿了一種視覺的張力,這充分展示了他作為當代攝影家具有的深厚藝術學養和精湛的藝術功力。逄小威先生對攝影作品畫框制作的裝裱也有獨特的風格,此次展覽用了三種不同的畫框制作裝裱形式,實木L型畫框、鋁合金畫框、無框畫;不同畫面,不同的畫框制作形式,彰顯不同的視覺,北京唐人軒畫框廠的畫框制作工匠們,也用真正的工匠精神將心注入畫框制作中,用心的對待每一幅作品,做好每一幅畫框。
實木L型畫框
鋁合金畫框(窄的精致)
無框畫
>>>>逄小威:
1956年生于北京。1978年考入中華全國總工會文工團話劇團任演員。1989年赴日本學習、工作。1997年回國從事攝影創作,現就職于全總文工團藝術培訓中心。展覽有《面孔——中國電影人黑白肖像攝影作品展》《英雄——中國歷屆奧運冠軍黑白肖像作品展》《電視的面孔——中國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系列肖像展》《記住汶川》《上海·2010——上海世博場館建筑攝影作品》《光榮與夢想——中國歷屆奧運冠軍肖像作品展》《逄小威人物肖像攝影作品展》等!睹婵——中國著名電影人肖像系列作品》被中國電影博物館收藏并設立專館永久展出,另有多幅/組作品被中國美術館、中國國家博物館、上海美術館收藏。
|